關注水果人自己的水果展~~~~~~~
藍莓于1980年代首次引入中國,早期種植集中在吉林省和江蘇省。然而,顯著的產量增長始于2010年前后,山東省成為主要的生產中心。2012年,中國最大的藍莓種植企業(yè)被聯想集團旗下的一家水果公司收購,并于2015年與智利最大的藍莓公司成立了合資企業(yè)。這一合作利用先進遺傳技術幫助提升了中國的藍莓產量。
中國西南部的云南省被視為現代藍莓產業(yè)的引擎,該省的生產仍在通過開放品種擴展。云南的藍莓季 節(jié)從12月的小批量開始,在2月至4月達到高峰,并延續(xù)至5月。種植者還在試驗在海拔2000米的地區(qū)種植中高冷藍莓,以期在稀缺的9月和10月進入市場,但這一階段仍處于初期,因低緯度光照不足,產量較低。
四川、安徽和貴州等地區(qū)也在試驗藍莓種植,但結果參差不齊。例如,貴州擁有中國最大的藍莓種植面積,但其生產大多集中于用于榨汁加工的小型、低品質藍莓,而非鮮食市場。
長江三角洲和山東省的生產高峰期在6月至7月,隨后隨著8月的降雨逐漸減少。一些北方種植者使用溫室促進早期生產并保護作物免受嚴酷的冬季和春季天氣的影響。在山東,Bluecrop和Duke等品種占主導地位,但該地區(qū)的產業(yè)受到季節(jié)性洪水、極端高溫和作物質量問題的影響。而云南的生產更為穩(wěn)定,出產的高品質藍莓可媲美摩洛哥的水平。
歷史上,中國的快速工業(yè)化導致了一種“狂野西部”式的土地轉化現象,農田被改作種植非主食作物、園藝作物,甚至商業(yè)地產。然而,出于糧食安全考慮,以及公眾對“釘子戶”(抗拒開發(fā)的住宅)的反對,北京開始強調稻米、小麥和玉米等主食作物的重要性。因此,地方政府正重新將先前用于園藝的土地歸類為基本農田。這使得新藍莓農場的土地獲取變得更加困難,往往需要與多個小型土地所有者協商。
盡管如此,藍莓產業(yè)的投資仍在繼續(xù)。種植者面臨著通過更高的資本支出和運營效率來優(yōu)化土地使用的強大動機。隨著土地獲取受到更多限制,種植者正越來越注重每公頃產量的提高,并轉向被認為是優(yōu)質的遺傳品種。這一趨勢預計將帶來許多地區(qū)產量的提升,同時擴展到適合氣候的新省份。
尚未解決的問題之一是,這些新的土地獲取動態(tài)將如何影響專利品種非法種植的現象。如果土地變得更加稀缺,同時知識產權法律得以加強,可能會迫使行業(yè)降低土地使用相關的法律風險。一位行業(yè)專家指出,如果育種者權利的法律保護得到強化,可能會出現“清理”行業(yè)的熱潮,但如果沒有這樣的變化,則可能會使優(yōu)質遺傳品種的采用復雜化。
注重產品質量的消費者&追求高品質生產的種植者
中國的藍莓市場常被描述為“雙峰式”結構:高品質的藍莓能夠以高價出售,而普通品質的藍莓往往難以銷售,甚至虧本。這種現象與部分富裕人群有關,這些消費者愿意為健康、美味的食品支付溢價。然而,對于非富裕人群而言,藍莓仍然是昂貴的奢侈品。購買奢侈品的消費者對質量要求極高,任何瑕疵都難以被容忍。因此,針對中國市場的藍莓出口商必須謹慎,因為價格過高且質量不佳會導致消費者流失。
在中國,高品質水果,尤其是甜味水果,具有重要的文化意義。高品質水果被視為理想的禮品,這推動了優(yōu)質藍莓的需求。專注于生產普通品質藍莓的種植者相比注重高品質生產的種植者,成功機會更少。
龐大的生產規(guī)模與消費市場&低度的市場滲透率
隨著云南產量的增加和貨架期的改進,中國藍莓開始在新加坡和泰國等亞洲其他市場站穩(wěn)腳跟。中國的藍莓出口量在2023年增長了近六倍,達到1000多公噸,預計2024年將進一步增加。
盡管中國現在是全球最大的藍莓生產國和消費市場,但市場滲透率和人均消費量依然較低。截至2023年末,估計平均每人每年消費約200克(包括加工和新鮮藍莓)。大多數中國消費者對藍莓仍不熟悉。好消息是,藍莓在全國范圍內的供應量正在增加,盡管大多數仍以125克的小包裝銷售。一些零售商現已提供更大的包裝,并出現了新的營銷趨勢,如以葡萄狀成簇銷售藍莓,以強調其新鮮度。
中國目前的知識產權環(huán)境&知識產權糾紛
來自美國、澳大利亞和西班牙的國際遺傳公司正越來越多地在中國引入新品種和種植材料。然而,一些全球主要企業(yè)尚未進入這一市場,而一些較新的、運作較為低調的公司則正在入場。雖然種植材料進入中國的流程依然復雜,但一些公司已經開發(fā)了應對這一復雜性的系統。例如,一家西班牙公司近期收購了其中國合資伙伴的股份,而一家總部位于美國的大型集團已在中國建立了植物繁育和擴展設施。這些公司正通過更多的全球許可機構在中國擴大業(yè)務,同時其他公司也在利用不同的遺傳生態(tài)系統繼續(xù)種植藍莓。一些中國企業(yè)也在與全球藍莓育種計劃合作,以獲取新品種。
隨著國際遺傳公司不斷將新品種和種植材料引入中國,為了適應這一趨勢,并確保育種者的創(chuàng)新成果得到尊重和保護,中國的知識產權環(huán)境正在得到加強。同時,針對專利品種非法種植的監(jiān)管力度也在逐步增強,這不僅有助于維護育種者的合法權益,也是中國在全球藍莓產業(yè)中提升競爭力的關鍵舉措。在這一過程中,中國正努力平衡知識產權保護與產業(yè)發(fā)展的需求,以確保一個健康、有序的市場環(huán)境,同時促進國內外合作,推動藍莓產業(yè)的可持續(xù)發(fā)展。
然而,中國目前的知識產權環(huán)境還是引發(fā)了育種者對風險回報平衡的擔憂,尤其是專利品種的違規(guī)種植現象普遍存在。據估計,中國西南部約有3000至5000公頃的種植面積屬于非法品種,并且一些苗圃公司仍在相對無阻力的情況下供應這些植物。針對這些侵權行為的法律訴訟結果將對行業(yè)動態(tài)產生重大影響。
一些知識產權保護專家對中國植物育種者權利的未來表示懷疑。近年的發(fā)展(如新品種注冊需進行本地DUS測試的要求)表明,這可能會使國際知識產權的執(zhí)行變得更加復雜。目前,中國注冊的藍莓品種超過600個,其中一些似乎是國外已有品種,這引發(fā)了對侵權行為的擔憂。
植物育種者權利在中國的發(fā)展將繼續(xù)是未來幾年內的關鍵議題,其對藍莓產業(yè)的影響有待觀察。
點擊“https://wj.qq.com/s2/16922839/oe2i/”,獲取國際藍莓組織《2024全球藍莓產業(yè)情況報告》中國部分內容。